馒头冷冻太长会滋生"一类致癌物"?冰箱不是"保险箱"!尤其要警惕的是……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菌是其“发源地”。目前,世卫组织已将其列入一级致癌物范畴。相关数据研究表明,该物质肝毒性极强,仅服用1毫克,就会导致肝脏损伤,20毫克则会致命。
免费试用?赠送礼品?警惕保健品消费陷阱
专家认为,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许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陪伴,内心孤独,难以经受住推销人员打感情牌;老年人往往难以辨别推销人员的“钓鱼”手段,保健品骗局通常是以办健康讲座、送礼品等方式进行,逐渐让老年人放下心理防备、建立起信任感,再加上使用时下流行的专业术语故弄玄虚,让老年人难以辨别真伪,进而购买产品。
有企业排放刺鼻性气体致学生流鼻血?官方深夜通报!
5月25日晚,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发布通报,回应该县有企业排放刺鼻性气体问题。
喝牛奶致癌?金针菇含甲醛?5月这些假科普有多离谱
“牛奶以及奶制品致癌”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日前一篇名为《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相关》的论文,似乎让这一说法有了“科学”佐证。
可能每天都用的这种东西,真会致癌吗?
很多朋友说塑料瓶底部标有“1”的瓶子是一次性的,如果重复使用,其中所含的塑化剂容易析出,导致身体中的DNA发生突变,甚至会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
当这些“套路”盯上老年人……赶紧看!别上当!
挽回感情靠机构?已有5000多人被骗……
国家反诈中心数据显示,在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18至35岁的年轻人占到总数的65 5%。前不久,上海警方破获了一起新型网络骗局。犯罪团伙打着专业情感咨询机构的旗号,诱骗失恋的年轻人购买所谓“情感挽回服务”,骗取钱财。不法分子究竟是如何实施诈骗的?案件又是如何侦破的呢?
不法分子如何步步为营诱骗老年人“入坑” ?解密养老诈骗套路!
“微信好友给我分享了一个投入少、收入稳定、不愁养老的发财好门路。”四川彭州市民张女士正愁退休后没有经济来源,没想到“好事”送上门。随后,张女士被拉入了一个养老投资微信群,陆续投入1万元后,不仅承诺的返现金额没有到账,社交群突然解散,就连网站也打不开了。张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连忙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案。
近期为何会出现多例核酸“假阳性”?卫健委回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5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
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官方通报:学历系臆想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清华博士”报考长沙市岳麓区协警岗位,引发大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