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焦点新闻
  3. 详情页

济南人社辟谣丨这些“智商税”,别再交了

2024-06-21 18:43:06 来源: 济南人社


 

  6月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新经济”使众多新行业、新岗位从无到有被孕育出来,催生了许多与所在用人单位不存在正式和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就业方式,以及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就业方式。同样,随着求职者就业观念的转变,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做兼职和零工的灵活就业人员也越来越多。

  灵活就业方兴未艾,其背后有一份自由的潇洒,也包含着不稳定的就业状态,需要稳定长久的保障。而由此带来的新状况,却成了某些不法分子眼中的“生意经”,编造“自己参保不划算”“一次性买够办退休”等谣言制造焦虑借机牟利。对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济南日报进行专业解读,一起粉碎事关灵活就业人员保障的那些“谣言”——

  谣言1 没工作不能缴社保?

  别上当

  “你是外地人,在本市没工作、没户口,是不能在本地缴社保的。找我们,只要XXX元,帮你‘办关系’缴社保。”毕业后一时工作没有着落,就不能缴社保吗?

  一些机构为没有劳动关系的个人提供社保挂靠代缴服务,灵活就业人员为享受社保待遇、避免社保断缴等找代缴公司“挂靠”社保,属于骗取参保资格,涉嫌违法。

  市社保中心稽核内控处处长耿进玉表示,按照有关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两种制度可选择:一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在户籍地或就业地参保。因此,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可以先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找到工作后再随用人单位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灵活就业人员遇到参保缴费、关系转移、待遇申领等方面的问题,可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官方网站、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进行咨询,或者到就近的社保经办机构、便民服务中心、社银合作网点现场咨询。切记不要轻信非官方信息和渠道,不轻信社会机构可代缴等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谣言2 个人缴费不划算?

  别上当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职工社保可不一样,以个人身份参保不如单位职工参保划算!我这边有途径可以帮您‘转身份’,交钱马上能办!”

  市社保中心社会保险登记处副处长刘杨表示,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参加的一样,不存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职工社保”的说法,更不存在两者互转的问题。

  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费比例为16%全部记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比例为8%全部记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个人身份自愿参保,在本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和300%之间自主选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记入统筹基金,8%记入个人账户。

  虽然缴费比例、缴费基数确定办法与单位职工不同,但灵活就业人员和单位职工的养老待遇计发方式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的养老待遇与单位职工是一样的,并不存在哪种更“划算”一说。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按年等方式缴纳。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缴费档次,比如之前选择60%档次,今年想多交点,可以选择100%,甚至更高缴费档次,明年又想选择60%档次也是可以的。

  按照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的缴费基数越高、缴的年限越久,退休后每月领到的养老金也会相对越多。

  谣言3 一次“买够”办退休

  别上当

  “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在退休前一次性补缴就行,不用现在就按年缴费。是真的吗?”近日,部分网络平台上出现“职工养老保险放开一次性补缴”“无劳动关系人员可以一次性补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的流言,引起了市民关注。

  刘杨表示,社会上流传的各类“个人一次性补缴职工养老保险费”政策纯属谣言。国家对职工社会保险费补缴有严格政策规定,未与用人单位存续劳动关系的个人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是不能一次性补缴的。灵活就业人员应该及时缴纳当年的费用,因为现行政策要求,不能以事后追补缴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年底以前缴纳本年度各月的养老保险费,不能跨年度办理补缴。市社保中心提醒,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掌上12333” APP、济南社保官方网站、济南社保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等)了解社保政策;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业务时,应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申请办理,不要轻信传言,避免遭受损失。

  法定退休年龄到了,但缴费年限不够,还能往前补缴吗?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存在应缴未缴、应保未保的可以补缴。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申请继续延长缴费。其中2011年7月前参保且已延长缴费满5年的,可到参保所在辖区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延缴后趸缴,即一次性补足至15年。

  谣言4 中断缴费打水漂?

  别上当

  “失业了不要紧,我们能帮忙‘办社保’,不然缴费中断了,以前的缴费年限就不算,白缴了!”

  刘杨表示,灵活就业人员因各种原因导致缴费出现中断情况不用担心,中断缴费前后年限是合并累计计算的。也就是说,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即使中间存在缴费中断,也不影响办理退休。但是,如果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累计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则应延缴至满15年后才可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

  灵活就业人员在省内再次就业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无需转移,提醒单位及时为自己办理社保即可。跨省流动就业的,在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前,均可向新参保地提出转移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与灵活就业期间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账户合并计算。

  如果之前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来到单位上班,可以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办理申请即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存储额将会并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此外,如果失业者满足参保1年以上、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两个条件,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在此期间灵活就业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为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保障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能正常享受医疗待遇。

  谣言5 “灵活”等同没上限?

  别上当

  被“工作时间弹性灵活,每月收入过万”的招聘信息吸引,入职后才发现等待自己的是无休止的“加班”,找单位理论却被告知本就是“灵活用工”,工作时间不固定。灵活就业等于工作时间能被无限“弹性”延长吗?

  目前,每周工作5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根据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随着平台经济迅速发展,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但在弹性工作时间模式下,因工作时间长、高负荷工作导致晕倒、受伤甚至猝死的问题时有发生。

  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维权调查二处处长寻建峰表示,在新就业形态下,弹性工作时间、互联网平台用工算法机制模糊了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边界,但灵活用工不是免责的“挡箭牌”,更不是违法的“保护伞”。2023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其中明确每日工作时间包括当日累计接单时间和适当考虑劳动者必要的在线等单、服务准备、生理需求等因素确定的宽放时间,企业要求的在线时间和线下接受常规管理时间计入工作时间。劳动者达到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以保障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防止过度劳动。因此,以“灵活”之名安排劳动者超时超量工作,是不可取的。

  谣言6 “代办”才能评职称?

  别上当

  “没有固定单位没法评职称,我们可以帮忙‘代办’”“职称评审包过,三个月拿到职称证书”……看到这些广告,是不是很心动?请注意,委托中介机构代办的,在网络上高价购买的,私自在外省、外地参评的……以上非正规渠道获得的职称证书都是有效的?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王文杰介绍,当前我市职称评审已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并不断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均可以申报。按照山东省统一部署,我市职称评审工作每年集中开展一次。一般在8月份左右发布当年度职称评审公告,9-10月开展各系列职称申报,一般在12月底之前完成评审。同时,根据职称评委会评审时间安排及各单位的评后公示情况,一般公示后1个月内即会陆续发放电子职称证书。

  需要注意的是,职称评审有正规机构,我省、市相应职称评审委员会名单及联系方式可在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官网或“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查看。此外,“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https://117.73.253.239:9000/sdzcweb-ui/business/login/login.htm l)是我省职称申报评审的唯一官方平台,评审通知、职称政策、标准条件等均可在平台查询,职称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公布等均在平台实行全程网办。

  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评审,可由其所在街道或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履行推荐、审核、公示等程序。请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参加职称申报评审,警惕职称非法代办机构虚假广告宣传,避免上当受骗。

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