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退费”有诈!教育部公安部发预警提示
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教育部办公厅公文、冒充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等方式,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诈骗犯罪,危害严重。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联合提示:
教育部发布预警: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诈骗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等待录取信息的急切心理,设置“招生陷阱”诱骗考生和家长。教育部再次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只有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报考高校录取分数要求的,才会被高校录取,切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传言,明辨诈骗伎俩,避免上当受骗。
关掉“高端水”滤镜,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近来天气异常炎热,人体内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正常代谢状态。除了我们日常喝的矿泉水、纯净水外,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价格不菲的水,如婴儿水、酵素气泡水、富氧水等。
重磅!通信行程卡,即日起取消“星号”标记
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公安部启动专项工作,打击整治“网络水军”!
近年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托“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对“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依法开展侦查打击,近3年侦办相关案件600余起,抓获嫌疑人4000余名,取得了初步成效。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工信部推出“反诈名片”服务
记者23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面向公众推出了“反诈名片”服务,帮助群众有效甄别电话来源,持续提升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预警预防能力
核酸检测采样拭子含有致癌物质?谣言!勿信!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不准确的信息和谣言时有出现,近期,核酸检测采样棉签含有荧光剂、环氧乙烷等致癌物的传言,又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
AI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高考结束之后,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新一轮的考试——志愿填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各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开始出现所谓的志愿规划师、AI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卡卖家等。某款志愿卡销售人员称,只要输入分数,就可自动生成志愿表,自动推荐能上的大学和专业,直接给出录取概率。一键生成的填报方案是否可信?
“明早八点全体警员上路查电动车”?警方回应
近日,有一则关于“明天早上八点全体警员上路查电动车走快车道,逆行,为期15天……”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不少人纷纷询问真假。
长时间戴口罩吸入微末颗粒会诱发肺癌?谣言!
近日,上海辟谣平台接到网友留言,希望求证关于“长时间戴口罩肺结节明显增大”的说法是否正确。从网传说法看,有人将口罩的危害归咎于口罩中间层熔喷布,指出熔喷布为石油产品,“微末颗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里”,所以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