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焦点新闻
  3. 详情页

这些潜伏在食物中的“隐形威胁”,你了解吗?

2024-12-05 15:16:51 来源: 山东疾控

  我们经常听到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它究竟是什么,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吃了会中毒,会得病,会致癌,让人觉得很可怕。当我们了解他们认识他们,认真预防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就不那么可怕了,也就理解了生活生产经营过程中规范规定的道理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食物中长期存活的致病微生物。

  (1)大肠菌群:

  是用来反映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指标。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2)霉菌、酵母:

  霉菌和酵母是真菌中的一大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些霉菌和酵母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酿酒、制酱、生产豆豉、腐乳等。但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食品腐败变质,有的还能产生真菌毒素。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

  (3)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我国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常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内。沙门氏菌种类很多,有的能让动物得病,有的可以让人得病,还有些能让人和动物都得病。它主要污染动物性食品,包括禽畜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

  (4)金黄色葡萄球菌:

  它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它能产生一种肠毒素,毒素越多致病力越强。只有30%?5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毒素,而且肠毒素的产生与温度、水活性、菌含量密切相关,因此不是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一定会引起食物中毒。但肠毒素加热不易破坏,煮沸30min仍保存部分活性,如果食物中已经存在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产生大量肠毒素,即使充分蒸煮依然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5)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自海产品,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海产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区已超过沙门菌占到第一位。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被交叉污染。

  (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这种细菌在0℃至45℃的温度范围内都能生存,尤其在冰箱的冷藏温度下仍能生长繁殖。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见的污染食品包括肉及肉制品、奶及奶制品、水产制品等。感染后通常会导致肠道感染,严重时可能入侵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引起严重的脑膜炎和败血症。

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