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焦点新闻
  3. 详情页

了解糖尿病前期,拒绝变成“小糖人”

2024-01-03 18:03:04 来源: 济南疾控微健康

  许多人认为,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殊不知,我们离它的距离比想象中近。

  放肆吃吃吃,

  久坐不运动,

  口渴喝饮料,

  肆意享受青春的人们在以

  “喝最烈的酒,熬最长的夜”

  酷酷生活的同时

  已悄悄成为糖尿病“后备军”。

  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免成为“小糖人”呢?

  下面,疾控小卫士就来给大伙儿支支招~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即血糖值超过正常水平,但又没有达到诊断为糖尿病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糖尿病前期?

  方法很简单:筛查!

  糖尿病前期通常通过血糖测定来判定,诊断标准为:

  ①空腹血糖≥6.1mmol/L,<7.0mmol/L。

  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

  若血糖测定符合①或者②,或者①+②均存在,即为糖尿病前期。

  ③在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也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在5.7%-6.4%,可以诊断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危害?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指出: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每年约有5%~10%糖尿病前期个体进展为糖尿病。

  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可以发生,糖尿病前期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如何阻止糖尿病前期进展成糖尿病?

  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01

  合理膳食

  ▶ 选择以谷类食物为主,辅以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的多样化膳食模式。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减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量。

  ▶ 控制饮食总热量,制定饮食计划:每日所需总热量中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主食、副食摄入量较均匀地分布在三餐中,并定时定量,提倡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分配原则。

  ▶ 烹饪时尽量采用植物油,摄入富含多不饱和与单不饱和脂肪酸食品,限制摄入饱和脂肪酸、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

  02

  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倍。对于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 kg/m²或体重减轻7%,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

  03

  加强锻炼

  通过长期、有规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控制体重的目的。

  可以选择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每天持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至少5次。

  04

  药物干预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效果不佳,并有健康需求、有经济和医疗条件者可考虑药物干预,但用药之前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用药。

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版权所有